五五世纪|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2-01-24

五五世纪

北京高院发布第三届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陈杭刘小源)为进一步鼓励基层创新 ,推进固化定型改革成果 ,推动形成“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的改革局面,2022年8月 ,北京高院正式启动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推荐申报、集中展示以及初评 、复评 、候选案例公示等环节 ,产生司法改革“微创新”最佳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共21个。

  11日 ,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1个北京法院2022年度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 。

  北京高院副院长孙玲玲介绍 ,此次评选出 的案例具有首都特色、体现基层智慧 、破解改革难题, 是北京法院司法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要展示窗口 。

  2022年,北京法院在健全审判权运行和制约监督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北京市高院 、二中院、三中院 、石景山、门头沟等5家法院的入选案例 ,充分体现了健全审判权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 的获得感 。北京高院制定《关于随机分案 的实施细则》,构建“线上+线下”互补管理模式与五项保障机制,全市法院随机分案占比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 。二中院构建“一轴两极三线”审判权运行监督流程全闭环、权责全要素、人员全覆盖的司法责任制落实体系,过去一年积案清理同比提高15.3% ,一审案件被定错改发数量同比下降38.1%。

  部分“微创新”案例充分体现北京法院加强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北京高院构建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 ,深度融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 ,精准对接各类诉源治理主体在办理12345群众诉求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过中提出的司法需求,全市法院通过12368热线主渠道响应诉源治理类司法需求2701个,满意度达100% ;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将司法确认、小额诉讼 、扩大独任制适用等改革任务融入“多元调解+速裁” ,60%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在诉讼前端得到解决。西城法院建立“1+15”街道联络员与法院专门团队对接机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有效率达100% 。

  同时 ,强化服务保障和司法为民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创新发展和利民便民的司法新需求。一中院构建“1+2+3”多元破产挽救体系 ,挽救中小微企业40家,引入投资近50亿元,妥善安置职工1200余人 。四中院加强“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 的多元解纷示范机制 ,北京国际商事法庭运行以来 ,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3000余位中外当事人化解超过160亿元的商事纠纷。丰台法院探索建立“一窗通办”服务窗口,机制启用以来 ,累计接待群众10022人次,为群众办理三项以上事务851人次 、两项以上事务3594人次 ,平均办理时长5分钟。通州法院将诉讼服务和速裁工作下沉人民法庭,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 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加强对特殊群体 的保护 ,创建涉未成年人民事社会调查观护工作模式被引入相关国家标准。朝阳法院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司法保护 ,打造审理涉老年人权益保障案件的专门法庭 。

  推进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建设方面 ,北京法院不断回应网络数字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北京高院制定《北京法院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操作规程》《北京法院电子诉讼档案管理规范(试行)》,统一电子卷宗生成标准和工作要求,全市法院电子上诉移转自然时长较纸质模式节省超过20%。互联网法院开发自动抓取录入案款发还信息功能,实现一键智能发还案款,每笔案款发还从三分钟缩短到20秒,案款收发全年平均时长仅3.11天。

  孙玲玲表示 ,今后,北京法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效果导向 ,以切口小 、见效大 的“微创新” ,持续推动各项司法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中共二十大如何与世界对话 ?******

  (中共二十大·观察)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中共二十大如何与世界对话?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站在历史 的十字路口 中共二十大如何与世界对话?

  中新社记者 邓敏

  中共二十大正在北京举行 。世界各个国家和政党如此瞩目是次大会,不仅想看懂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施工图 ,也在观察中国如何定位自身与世界 的关系,能否继续以负责任大国角色为动荡中的世界注入稳定和确定的正能量 。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在二十大报告中 ,外界关切的重要议题得到了清晰明确的回应 :中共如何看待世界大势与中国发展 ,中国希望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 ,构建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新时代中国将实行什么样 的外交政策……

  世界之变 、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 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 的挑战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 的十字路口 ,这个路口指的就是和平与发展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称 。

  中共老一辈政治家曾作出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的历史性判断 ,中国也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的外交政策 。当此之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方面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另一方面 ,恃强凌弱、巧取豪夺 、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 。世界各国人民皆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

  正是在这个关键 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共二十大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中国 的抉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也 是为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 、历史之问提供 的中国智慧与答题方案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 的 ,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二十大报告指 ,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 ,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显然 ,这 是在进一步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也是在向全世界重申,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 ,更是践行者 。

  过去十年,得益于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 ,东非有了高速公路 ,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 ,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 ,中欧班列也成为保障全球物流稳定畅通的重要生命线 。“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 的提出和实践,近十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在展现着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印度尼西亚学者维罗妮卡如 是说。

  正因如此 ,人们也有理由相信 ,以中共二十大为新的起点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的中国,将会打造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资料图:陕西西安 ,中欧班列(西安—汉堡)列车整装待发 。(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黄鑫 摄资料图 :陕西西安 ,中欧班列(西安—汉堡)整装待发 。(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黄鑫 摄

  值得注意的 是,在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二十大报告亦指中国式现代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表明,中共既强调现代化 的中国特色 ,也“胸怀天下”,并致力于为实现现代化营造稳定 的外部环境。其具体表现就 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在“新征程”上以此作为中国外交布局 的核心要素:

  ——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 ,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 的大国关系格局。

  ——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

  ——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然而 ,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 、安全赤字 、治理赤字加重,也 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 是某些国家正“筑墙设垒” ,试图“脱钩断链” ,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无所不用其极。对此,中共二十大强调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永远不称霸 、永远不搞扩张”。这正是在努力增信释疑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化解“金德尔伯格陷阱”,以制度改革和创新破解“集体行动难题” ,共担全球治理责任,共建公正 、合理的国际秩序。

  外界注意到 ,在论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时,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 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反对搞双重标准。“这一系列反对恰恰体现出中国敢于斗争 的精神。”高飞说 ,“中国反对 的这些行为都和人类进步发展方向相悖, 是导致世界出现诸多问题 、不能有效合作 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负责任、讲原则、守底线的国家 ,中国不愿意也不能够看着世界滑向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走到新冷战的地步 。”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刘典称 ,当前,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稳定 。“在此时点,中共二十大提出 的一系列政策 ,既为中国更好应对当下世界局势 ,亦令中国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重要‘稳定器’ 。”

  中共二十大明确传递出对世界光明前途的信心 ,同时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亦有清醒认知 。路虽远 ,行则将至。中共将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 ,兑现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承诺,值得期待 。(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